什么是入伏现象?

什么是入伏现象?

孔腊梅-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
孔腊梅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奔跑的人。

1入伏是指在每年的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即阳历6月21日前后进入黄经30度的状态。这一天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也是暑热最强烈的日子之一。

2入伏是指在每年的7月16日至8月20日,地球表面受到太阳直射辐射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地面温度升高、空气湿度增大等气象特征都会发生变化…

3炎热的天气,一般在7月10日至8月初。

4入伏是夏季的一种气象学术语,指的是在农历的立夏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到立秋前的最后一个戊日之间这段时间。这个时期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而形成一个特殊的气压带——南岭高压中心区(South China High-pressure Centre) 在这个期间里,中国南方地区的天气会受到这种特殊气流的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特点:高温、多雨以及湿度大等特征;而在北方地区则会出现干旱或少雨的情况。因此,人们通常将这一段时间称为“热浪”或者“暑季”等等词语来描述其炎热的特点。

5炎热的天气,是进入三伏时期的第一个阶段。

6入伏是指夏季炎热天气持续时间较长,从立夏到秋分之间出现的一种气象状况。

7入伏是指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一年中暑气最盛的时期。此时太阳直射地球表面的时间最长、角度最大;同时受到地轴倾斜的影响,地面上的阳线时间最多也是最强烈的时候…

8入伏是指夏季气温逐渐升高,风向变化剧烈的现象。在天文学上,入伏时间一般指夏至后的10天内太阳到达黄经90度时开始到立秋日结束的时间段

9入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7月16日左右。这段时间内气温较高、湿度较大且风力较小,容易引发中暑等疾病。

评论/回答
在评论里试试@好友|或者#文章/问答吧~